“哈利•赛德勒:从绘画走向建筑”作品展及讲座在清华大学举行
“哈利•赛德勒:从绘画走向建筑”作品展及讲座在清华大学举行
3月30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办的“哈利•赛德勒:从绘画走向建筑”作品展及讲座在清华大学举办。该展览由著名的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弗拉基米尔·贝罗戈洛夫斯基(Vladimir Belogolovsky)策划主持,是为了纪念重要的20世纪澳大利亚建筑师哈利·赛德勒诞辰90周年举行的世界巡回展览。

该展览将通过建筑模型、雕塑模型、照片、电影、书信、书籍、剪贴簿、绘画、原创草图与其他形式的展物展现哈利·赛德勒创造性的一生以及其设计理念与设计成果。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应邀参观了此次展览,并为当天的讲座进行了致辞。他介绍道,该展览从2012年开幕,至2016年已在索非亚、里加、休斯敦、阿什维尔、温尼伯、悉尼与维也纳完成巡回展出。此次在北京的首次巡展,选择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馆一层展厅,将从3月30日连续展览至4月14日。

弗拉基米尔·贝罗戈洛夫斯基在主题讲座上介绍了哈利·赛德勒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他介绍,哈利•赛德勒从格罗皮乌斯(Gropius)那里学习了建筑的社会目的、协作的设计方式和经济的手法;从马歇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那里学习了双核住宅平面的适应性和对混凝土、木头这样的对比性材料的使用;从皮埃尔·奈尔维(Pier Luigi Nervi)那里学习了标准化建筑系同和表现性的结构语言;从约瑟夫·亚伯斯(Josef Albers)那里学到了视觉的基本原理,比如眼睛对视觉现象的反射问题的深刻理解等。他带领着现场观众阅读了哈利·赛德勒这位现代主义建筑师充满波折、挑战、合作的成长之路,以及理性与浪漫交织的一生。

据了解,哈利·赛德勒是第一个在澳大利亚充分表现包豪斯学派原则的建筑师。是现代主义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包豪斯风格最后的实践者。哈利·赛德勒的作品因对20世纪下半叶建筑做出的全新的、令人难以忘怀的创造性贡献而受到普遍赞誉。哈利·赛德勒多产的设计生涯几乎延续了60年,设计了近160个项目,从独户住宅到公寓楼;从多层办公楼到市民文化中心。由于他在私人住宅和办公建筑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他被视为推动澳大利亚现代建筑发展的无可争议的领袖人物,同时,他在香港、吉隆坡、巴黎以及最近在维也纳实施的一系列大型项目,同样使他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展览时间:
2017年3月30日-2017年4月14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馆一层展厅
策展人:
弗拉基米尔·贝罗戈洛夫斯基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编辑:王娟(企划部)、田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