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泉建筑展在葡萄牙举行,与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对话

林江泉建筑展在葡萄牙举行,与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对话

今年,中国建筑师林江泉受葡萄牙国家文化中心( Centro Nacional de Cultura de Portugal)之邀,他的建筑个展:"梦中跳伞:林江泉建筑展"( Exposição de Arquitectura de Lam Kong-chuen: O paraquedista do Sonho)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葡萄牙国家文化中心费尔南多·佩索阿纪念馆(Galeria Fernando Pessoa)举行。(佩索阿是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葡萄牙的伟大诗人、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文学史家给予他"和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及乔伊斯同样的地位"。法国建筑巨匠让·努维尔的枕边,常年放着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著作《不安之书》 。让·努维尔说:"它让我感到平静。对于像我这样太过忙碌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哲学的洗礼,是必要的宣泄。" )据悉,"梦中跳伞:林江泉建筑展"由葡萄牙国家文化中心、欧维治基金会和澳门国际研究所联合主办,由澳门基金会、澳门特区文化局和埃沃拉大学、里斯本大学协办,策展人为葡语翻译家姚风。里斯本大学的副校长马丽娅·特蕾莎·熙德介绍说,林江泉第二轮在葡萄牙的建筑艺术展将于2016年起在里斯本大学进行巡回展出,将分别在建筑与城市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文学院等学院和不同的校区展出。

中国建筑师林江泉(左)与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右)在里斯本

在"梦中跳伞:林江泉建筑展"期间,林江泉有幸与葡萄牙著名建筑师,2011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对话。苏托·德·莫拉还是葡萄牙建筑巨匠阿尔瓦罗·西扎的学生和女婿。苏托·德·莫拉是为人极为低调的大师,很少出现在媒体。出席"梦中跳伞:林江泉建筑展"开幕式的葡萄牙女剧作家、诗人菲丽葩·蕾尔和电视媒体人、作家桑朵吟纷纷向林江泉表示:"你能与苏托·德·莫拉交流,非常幸运。他住在波尔图,但你能和他在里斯本见面,更是幸运中的幸运。即使是葡萄牙本土的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想跟苏托·德·莫拉见上一面,也是不容易的,少有的,因为他为人极其低调。"苏托·德·莫拉与林江泉谈到了他对中国建筑现状的印象和亚洲建筑的看法,他说到,他对北京的建筑版图较为熟悉,而至于亚洲的建筑,他个人比较关注矶崎新的作品。葡萄牙剧作家菲丽葩介绍说:因为她的朋友在苏托·德·莫拉的建筑师事务所工作,她很熟悉莫拉,她为我们分享了很多建筑师日常的一些趣事和鲜为人知的轶事。这种轻松的交流更加反映了建筑师的工作和思考过程。菲丽葩说到:苏托·德·莫拉有一个书房专门收藏现代主义的诗集,很多诗集的各种版本他都有。也许这是受到爱读诗歌的阿尔瓦罗·西扎所影响。当然,苏托·德·莫拉还有一个书房是专门收集密斯的书籍,也是网罗了各种版本。菲丽葩笑着说:苏托·德·莫拉是一个天才,但他有一个赤子之心,他像个孩子,他常常在生活上做出一些令人难以想象的,孩童般的事情。这次的交流还分享到苏托·德·莫拉日常的思考过程和习惯。在葡萄牙出版了一本名为《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挡土墙图萃,图像和方法》 ,书中收集了他平时思考建筑时,或由日常细碎事物所引发的灵感时所收集的报刊剪影、相片、包装纸、构件、明信片、海报、封套、包装盒、经典画作、他的绘画、涂鸦和建筑草图等,他都写下笔记,还展示了他柜子里收藏他各个时期的笔记本、储存有关建筑工作的容纳箱的仓库和不同时期的事务所,给读者展示了他思想的秘密路径,被称为"思维的隐私",他这一个习惯跟美国名导演大卫·林奇颇像,这很好反映了一个建筑师如何提炼"日常的陌生性"的思考和生活方式。苏托·德·莫拉称"这是科学方式的小自传"。林江泉与苏托·德·莫拉会话当天,莫拉就手持纸页,这也反映了他随时随地运用碎片化时间思考的习惯。

"梦中跳伞:林江泉建筑展"现场。图为葡萄牙教育部部长、葡萄牙国家文化中心主席马丁斯(左五),他为"梦中跳伞"开幕式致辞并发表演说称林江泉(左四)为"梦幻艺术家"和"中国来的佩索阿"。左三为葡萄牙著名汉学家阿布列乌,左六为著名诗人、翻译家和葡萄牙教育部国家阅读计划主理费平乐。

林江泉表示:"在我心目中,苏托·德·莫拉是一个细胞单元,他具有建筑学中的‘分裂特征’,他是建筑师中的建筑师,也是建筑师中的雕塑家。他是从艺术家分裂出来的建筑师。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主场馆——葡萄牙布拉加体育馆就具有灵魂的肌肉感和给时间肖像倒模的纪念性。莫拉让知道,大自然就是一个词的身躯。"林江泉把与苏托·德·莫拉交流的经历写入了最近出版的建筑著作 《诗筑的天空:黄礼孩的诗与百位建筑的对话》一书中。林江泉目前正在一本有关苏托·德·莫拉的著作《莫拉是诗的另一个名字》 ,意在向中国读者剖析"低调大师"苏托·德·莫拉建筑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知之不多、鲜为人知和以为知道却不甚了了的多面性。目前,国内对于苏托·德·莫拉的译介较少,林江泉还计划联合一些卓越的葡萄牙语翻译家一起翻译苏托·德·莫拉的葡语书籍,把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研究译介到中国来。

澳门国际研究所主席佐治·阿尔伯特说:"诗人是工程师,他建立了人们交流的桥,所以需要林江泉这样的诗人建筑师来设计现实世界的桥梁。"林江泉这次与苏托·德·莫拉的会话,是中国建筑师与莫拉的首次交流,尤为珍贵和具有交流的意义。莫拉的鼓励将会让中国青年建筑师在钢筋混凝土的重量之下优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