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研究与调查:建筑师视角的文化传承”青年论坛现场回顾

2023年11月25日,第七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隆重开幕,本次论坛集结了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新锐建筑师以及高校教师中的建筑师,通过论坛分享与沙龙的形式,共享各自的研究与调查结果,一同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去探讨文化传承的细节问题,分享作为分论坛的青年论坛——“民间研究与调查:建筑师视角的文化传承”,也与之同步举办。

本次论坛集结了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实践的新锐建筑师以及高校教师中的建筑师,通过论坛分享与沙龙的形式,共享各自的研究与调查的成果,一同从建筑设计师的视角去探讨文化传承的细节问题,分享建筑师在怎样做研究、以何种视角去研究、如何实现研究等诸多话题。

出席论坛的嘉宾有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穆钧教授、副院长孟璠磊副教授、文鼎筑城主持建筑师刘文鼎、帝都绘联合创始人兼设计师宋壮壮、神奇建筑研究室主持建筑师朱起鹏、垣冶建筑创始合伙人孙海霆、阿莱夫时空研究所创始人建筑师兼艺术家梁琛、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曼、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兼CPLUS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程艳春等。

▲活动海报

论坛由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任中琦担任学术召集人、主持人。包括《城市 环境 设计》新媒体记者在内的诸多媒体代表及各界嘉宾到场。

▲活动现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穆钧出席论坛开幕并致辞,穆钧教授首先代表学院向参与本次论坛的嘉宾致以感谢,他提到嘉宾在各自领域均取得了优秀的成就,是对学校教学与研究的有益且积极的补充,也欢迎青年建筑师参与到北建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教学活动中。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孟璠磊一同出席并致辞,感谢嘉宾从另一种视角对北京建筑大学的学术活动的支持。

各分享嘉宾从多角度分享了精彩的专业内容

01

      刘文鼎

“东郊民巷志”


刘文鼎分享了他对东郊民巷的研究。作为北京历史悠久的街区,最初是为了满足南方粮食需求而设立的,后成为了集使馆、教堂、银行、俱乐部为一体,拥有多样建筑风格的街区,其中既有传统的砖瓦房,也有现代化的玻璃幕墙等充满历史特征的不同建筑元素。尽管许多历史建筑已被拆除或改造,使得东郊民巷仅保留了部分历史风貌。但街区中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例如原为清朝的玉清王府和昭宗祠的澳大利亚使馆、六国饭店、英国使馆、原部分为肃王府的日本使馆等。

刘文鼎展示了关于这片街区的调查与研究,虽然部分建筑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获得一手资料,但通过讲述一系列建筑的历史,仍使观众得以概览它们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刘文鼎

▲刘文鼎分享

义和团运动时期奥地利使馆受重创(1900年)

俯瞰英国使馆及兵营旧址(1987年8月)


02

      宋壮壮

“且战且退,从设计到研究再到基础资料”


宋壮壮一直以一种“多元化”、“碎片化”的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工作,例如他的第一本著作《京城绘1·人来车往》就是通过图解的形式,运用信息设计的方法解析了北京交通系统的各个方面。他认为在实践中研究非常重要,可以使我们工作更为有效和积极。

分享中强调了信息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信息设计不仅可以展示复杂的建筑结构,还可以呈现历史事件。并展示了一些与城市公共事件相关的案例,他认为从媒体的角度关注这个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是必要的,此外也提到了利用图表、组画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更加依赖研究素养。因此,提高个人研究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并让更多人参与到研究中来,宋壮壮建立了更加通用的数据库,有城市专题上数据库、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和即将启动的北京公园地图数据库,基于多人共建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为该数据库提供贡献,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宋壮壮

▲宋壮壮分享


03

      朱起鹏

“如何‘重建’一条消失的街道”


朱起鹏认为,民间调研通常是自发性的研究,以自己研究的前门大街为例,作为有着许多珍贵影像资料的北京街道,它在20世纪初逐渐成为商业中心,但随着时代变迁,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被拆除或改造成现代风格,导致原有的历史文化氛围消失,不同时间点拍摄的照片揭示了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提到了建筑师们在为一座城市的历史街区提供技术支持时所将面临的挑战,如与当年真实情况的差异、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复建等。

此外,朱起鹏还分享了对广和楼和全聚德项目的研究,并介绍了关于街道重建的研究进展,如收集的历史照片、视频等素材,以及如何更好地展现特色和历史风貌等。

▲朱起鹏

▲朱起鹏分享


04

      孙海霆

“几张画与几张照片”


孙海霆分享了他在寻找历史遗迹时发现的有趣故事,提到不同时间点建筑变化和色彩搭配的形式问题,如何从黑白照片中提取出彩色照片,以及街道重建的意义。分析了两位摄影师的经历和对摄影的理解,讲述了两位艺术家杰夫沃尔和马奈的作品特点,以及摄影中的光影、构图等技巧在表现人物情感和氛围方面的作用。

孙海霆提到了摄影中不同类型的照片所反映出的主题和意义,如大海边的聚会场景、户外建筑与人群的活动等,强调了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价值,以及其在记录人类生活和社会变革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表达了作为建筑师自己眼中的那些文化传承。

▲孙海霆

▲孙海霆分享


05

      梁琛

“边境空间”


梁琛在论坛中谈到民间研究与调查的三种尺度:深度空间、边境空间和世界边境,以此深入探讨,提到伊姆斯夫妇与IBM的合作项目“Powers of Ten”,该项目通过数学原理将十进制数放大至更大的尺度,呈现出整个宇宙的状态,这种方法不仅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影响,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他分享自己从中受到启示,研究和整理丹东市的历史照片、地图等资料,试图将其与自己的成长经历相整合,从自身角度展示边境空间的议题。

通过分享自己在丹东进行当代艺术策展工作的经历,以及后来发起的关于空间规训的展览,选择童年对他影响最大的普通建筑,和一个他作为建筑师去完成的,可能会影响到别人的建筑,以此研究重构空间对人的影响。

在边境空间板块中,梁琛分享了自己如何受到维利里奥的启发,开始对边境、地堡、瞭望塔感兴趣,感受到边境少被开发踏足的研究空白,从而开启了丹东出发的边境探索之旅。

▲梁琛

▲梁琛分享


06

      张曼

“有温度的设计”


张曼论坛中提出,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在于人,建筑应该创造新的联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通过交流同频、文化认同、情感共鸣三个点进行切入,并分享了AR涂鸦与数字沙盘的创新实践,通州区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的探索,西四北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及园林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与审美,西四北项目的腾退与历史文化传承。

▲张曼

▲张曼分享


07

      程艳春

“建筑·创造新的联系”


程艳春分享了自己最近的几个研究方向,针对聚落的研究进行展开,详细讲述了空心村项目的设计规划、北京胡同的街屋项目以及“超级多米诺”城市未来居住提案。从乡村到城市、从规划到小住宅改造、研究范围处处透露着聚落的多样可能性。

从分享的内容可以感受到程艳春对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视,强调空间的灵活性与流动性在社会需求变化下的重要度,并对建筑学的未来发表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程艳春

▲程艳春分享

▲圆桌对谈

嘉宾们在论坛上的分享,不仅展示了建筑领域众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从挽救逐渐消失的历史街区、用信息技术改变建筑媒体、艺术去表达建筑文化传承、探索空间规训与边境空间,到思考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特性与共性问题等等,展现了青年建筑师在各自细分领域持续做出研究的热情和坚持。在当前建筑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这种对专业的热爱显得尤为珍贵,也更加凸显了建筑实践与研究双生同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此外,还有许多没被看到的、默默进行研究工作的实践建筑师,也许现在尚未形成足够声音,但同样为建筑学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某种参考或提示。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次论坛的召开显得尤为及时,大会和论坛也希望由此为建筑师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有助于激发专业内的创新思维,共同寻找建筑研究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