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 · 自做家:打造一处独一无二的家 | 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德阳)
华南理工大学 · 自做家:打造一处独一无二的家 | 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德阳)
《自做家》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华南理工大学组设计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当德阳的山野农居与建造大赛不期而遇,当国内外22所建筑高校在此"华山论剑","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在四川省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规划区已拉开序幕,现已进入施工建造阶段。华南理工大学组的方案「自做家」关注居住者与居所的关联,当这种关联日复一日地积累,某日不可撤销时,居所便成为了家。
关于乡建
在我们的眼里,乡建从来不是一件简单事情。乡土建设的灵魂,在于用符合现代生活习惯的设计手法,重现往昔乡村生活的脉络和氛围。
其中乡土材料的运用,实际上是为了还原乡土生活而铺盖的表象,虽然可能携带有刻意为之的功能性。在如今大量乡建粗制滥造横空出世,以乡土材料表现为核心,却弃人文关怀不顾的风潮下,正确的乡建理念有推广的必要性。
我们的改造方案,就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诞生了。
基地位于德阳市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龙洞村,成都北部新城德阳规划466平方公里的"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希冀打造成为支持德阳绿色、创新、协调发展的新引擎。规划区内拥有五大湖区森林公园、千里水系绿道、万顷花海湿地等众多原始风貌、自然生态。
改造过程
原有房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引入光线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引入新体块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体块扭转,明确新旧对比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结合场地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原有空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改造后空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方案的功能导向为民宿改造。关于民宿,我们的出发点是,自做。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引入的新体块,便是自做的结果。每一次的入住,都带来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人群,做出不一样的家。正因为自做,才生出独一无二的,家的归属感,而这正是乡村生活横断面中极为重要的一点。
自做家工作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工作坊的室外延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为了不一样的家,方案的空间重点自然而然的放在了工作坊。
这是自做家的根源,也是这座民宿所有与众不同之处的起点。
深夜讨论 ©XJX
谈笑风生 ©XJX
模型推敲 ©XJX
自做家民宿的下一步
敬请期待
定是自做,方成居所。
参赛队伍
华南理工大学组
设计导师
孙一民 钟冠球 冷天翔
带队老师
熊璐
参赛学生
张文豪 赵浩嘉 薛加伟 张慧丰 陈雄飞 卢镛汀 徐嘉迅 宣旻君 刘可欣 伍沛璇 陈健聪 胡蝶
编辑 | 徐嘉迅、璇仔
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德阳市人民政府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CBC建筑中心
承办单位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管理委员会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协办媒体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
参赛高校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米兰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规划面积466平方公里,从"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城市总体定位出发,以生态和健康产业为主导,力图打造宜居、低碳、高效的生活生产空间。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位于"古蜀之源、重装之都"-德阳市,属于四川最发达的成德绵经济带核心区域。毗邻德阳中心城区,对外交通便捷,距离成都市区、绵阳市区仅1小时车程,与全市各县(市区)之间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
生态良好,人文独特。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交汇处,拥有众多秀美自然景观,正在规划建设五大湖区森林公园、千里水系绿道、万顷花海湿地等生态景观,必将成为九寨沟-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规划范围内儒家文化氛围浓郁,三国遗踪遍布境内,宗教文化传承久远。
规划引领,创新超越。围绕"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城市总体定位,规划编制中全面融入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生产空间低碳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产、城、景、人"和谐共融的美丽中国示范区。
机遇众多,潜力无限。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建设健康谷,将从财政金融、土地保障、产业扶持、队伍建设等全方面给予支持,多层面、全方位优势政策的叠加,将不断激发健康谷发展潜能。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产业园区
官方公众号
参赛队伍
华南理工大学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学院己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岭南风景园林、建筑与文化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岭南民居研究、亚热带建筑技术科学等方面办出了特色,形成了优势。我们将继续努力,办成国内一流水平,为国家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建筑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设计导师 孙一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孙一民工作室主持人 钟冠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竖梁社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 冷天翔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建筑数字设计技术权威专家 带队老师 熊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建筑数字设计技术权威专家 小组成员
张文豪 赵浩嘉 薛加伟 张慧丰 陈雄飞 卢镛汀 徐嘉迅 宣旻君 刘可欣 伍沛璇 陈健聪 胡蝶














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


华南理工大学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学院己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岭南风景园林、建筑与文化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岭南民居研究、亚热带建筑技术科学等方面办出了特色,形成了优势。我们将继续努力,办成国内一流水平,为国家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建筑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设计导师 孙一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孙一民工作室主持人 钟冠球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竖梁社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 冷天翔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建筑数字设计技术权威专家 带队老师 熊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 建筑数字设计技术权威专家 小组成员
张文豪 赵浩嘉 薛加伟 张慧丰 陈雄飞 卢镛汀 徐嘉迅 宣旻君 刘可欣 伍沛璇 陈健聪 胡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