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竞赛如何影响一座城市丨“衲田杯”设计竞赛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一个竞赛如何影响一座城市丨“衲田杯”设计竞赛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一个竞赛如何影响一座城市”——“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研讨会于2017年7月15日在上海市杨浦区昆明路640号D栋原作工作室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宿迁市人民政府主办,宿迁市规划局、CBC建筑中心、《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

研讨会邀请到江苏省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江苏省宿迁市副市长李荣锦;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先彦;江苏省宿迁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房庆忠等宿迁市嘉宾,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李振宇;上海现代建筑集团副总裁、总建筑师沈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沃沃等十余位沪宁地区知名建筑师、行业专家、高校院长,以学术的眼光及多元的视角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具有影响力、艺术性和学术高度的竞赛,为宿迁设计?如何通过竞赛,推动城市更新、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影响力?

研讨会现场
宿迁作为中国东部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城市之一,以开放的心态,用竞赛的方式,让国内外设计师参与到对宿迁城市问题的思考,为宿迁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新的发展路径。
在城镇化建设日趋理性的今天,发掘城市的专属特色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工具,文化事件已经成为一个频繁出现的关键词。蒙特利尔、巴塞罗那、威尼斯、毕尔巴鄂、达沃斯等所有善于利用文化事件推动城市发展的事例表明:文化事件可以让城市在短时间内发生嬗变。设计竞赛作为文化事件的一个重要形式,能够汇集各领域资源、传播前沿思想、推动产业升级,从而形成新的文化内核与城市属性。

王天琦 江苏省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
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天琦在开场致辞中提到,宿迁是一个南北兼具的城市,有着厚重多元的文化气息。年轻的宿迁迸发着青春活力,在创新实践方面敢为人先。宿迁注重设计,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而竞赛则是一个新的起点,期待能够吸收中国南北的设计元素和风格,形成宿迁独特的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

柳青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担任主持并介绍“衲田杯”竞赛策划思路,从“文化大事件如何激活一个城市和乡村”的方向出发,直至提出“一个竞赛如何影响一座城市——竞赛之于宿迁”的探讨,希望能够以“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为载体,共同研究如何在现有城市发展背景之下,使宿迁形成独有的城市竞争力,体现宿迁的城市特色,打造宿迁的可持续城市名片。

曹嘉明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
高密度城市的发展趋势:立体城市
曹嘉明理事长通过近几年一线城市的建筑高密度发展数据,说明现今城市发展迅速,提出在做高密度城市设计时应自上而下实现立体化。以巴黎13区城市更新和利物浦一号改造为例,他指出城市要贯彻绿色理念,节省资源;做多功能复合、交通便捷、空间丰富多元的城市设计。相比之前被动设计立体城市,现在要主动地设计,打造立体城市。

李振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竞赛改变城市
李振宇院长认为城市的竞争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城市的管理决策者和其他的城市决策者的竞争;第二是城市的建筑师之间的创新竞争;第三是竞赛项目可以改变城市。他谈到,目前他最感兴趣的竞赛改变城市的三个题材是:城中厂改造;低层高密度公共活动空间;保障性住房。基于这三个题材,可以期待竞赛改变城市的结果。

沈迪 上海现代建筑集团副总裁、总建筑师
文化大事件对城市的影响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建筑师,沈迪先生阐述了大型文化事件对整个城市发展更新步伐的重要影响。世博会推动了民生的建设,促进了城市发展理念,并且将持续影响城市。除此之外,他也以正在进行的上海黄浦江滨江全线贯通项目为例,提出真正持续的城市活力除了通过竞赛和文化事件激发之外,组织体系的推动、城市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丁沃沃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个城市和一座建筑的关系
丁沃沃院长谈到,建筑依托城市而生存,城市也离不开优秀的建筑。曾经衰败的毕尔巴鄂通过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完成了城市的跨越式发展,体现出一个建筑可以让城市出彩。巴塞罗那借助1992年奥运会事件,完成了城市大沟通,持续挖掘城市亮点,持续经营城市,使城市自我循环,靠设计让老百姓享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