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宿迁而设计”学术论坛 暨“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新闻发布会圆满召开

“为宿迁而设计”学术论坛 暨“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新闻发布会圆满召开
“为宿迁而设计”学术论坛暨“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新闻发布会现场

2017年4月18日,由宿迁市人民政府主办,宿迁市规划局、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承办的“‘为宿迁而设计’学术论坛暨‘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圆满召开。发起方以设计激活城市的方式为宿迁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新的发展路径,对宿迁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与重塑。美好的城市形态、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有趣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发展的动力之源紧密关联。论坛邀请了国内外知名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放眼国内外城市建筑的发展阶段,立足宿迁的城市发展现状,共同探讨宿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此同时,宿迁作为中国东部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城市之一,以开放的心态,用竞赛的方式,让国内外设计师参与到对宿迁城市问题的思考,提供宿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可能,并应用到之后的城市建设中。这不仅仅是一次设计竞赛,它将是一次全球范围内的思想碰撞,国内外设计师将对城市公共空间生态、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人们生活方式进行全新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致辞

“‘为宿迁而设计’学术论坛暨‘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新闻发布会”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柳青担任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在致辞中指出于全球化日益吞噬传统和历史的年代,反思及传承本土文化是当代城市管理者、规划师和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宋部长对CBC(China Building Centre)发起的“为城市而设计”系列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并希望此次“衲田杯”竞赛能够弘扬优良传统,推进城市文化创新,创造出兼具民族特色和国际视野的世界性作品。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彭礼孝致辞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彭礼孝表示宿迁作为中国东部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城市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极佳的地域条件。如何有效优化产业结构、汇集国内外优秀资源、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是当前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首要挑战。而此次竞赛以设计激活城市的方式为宿迁提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的新的发展路径,对宿迁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江苏省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王天琦致辞及演讲

江苏省宿迁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王天琦从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建设的心得体会。他提出本次竞赛的核心“你想,我做,为宿迁而设计”是借力设计师,以设计为基础,用设计引导文明习惯,关注人性化和舒适度,使设计融入到每一个普通市民的生活细节。演讲中王市长详细阐述了宿迁基于 “以物育人·以物化人”的城市理念的阶段性成果,并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国内外设计师参与到“为宿迁而设计”中,在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为未来城市发展模式提供服务。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执行主编,主持人柳青介绍竞赛

随后,《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的柳青主编从背景、立意、主题和评审团构成等方面介绍了 “衲田杯”可持续设计国际竞赛。此次竞赛将面向国内外设计事务所和设计院校,围绕人、环境、活动,探寻能够使城市公共空间具有可持续性的设计策略,同时以宿迁市内的骆马湖至三台山森林公园轴线为载体,讨论公众参与的人性化场所构建的可操作性方案,寻找更具探索性与启发性的设计方法,回应公共空间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
西班牙巴塞罗那前任总建筑师,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学院联合创始人,瓜里亚尔特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及创始人比森特•瓜里亚尔特(Vicente Guallart)解读竞赛主题

接下来竞赛主席西班牙巴塞罗那前任总建筑师、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学院联合创始人、瓜里亚尔特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及创始人比森特•瓜里亚尔特(Vicente Guallart)针对竞赛主题——“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名片(Identity for the Sustainable Design)”做了详细解读。基于其对宿迁市的现场考察,他提出衲田花海已经是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景观作品,但在细节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希望参赛者从整体空间格局分析场地,参考国际知名的经典案例,设计出真正提升城市品质的作品。他还介绍了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经验,希望以此为参考,激发参赛者的创造思维。
孙一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孙一民发表了主题为《城市设计让生活更美好》的演讲,他以建筑师的角度着眼于城市设计工作,从实际案例出发,展示了从建筑到规划、从设计到管理的创新思路,他认为建筑师应当具备城市层面的基本素养,参与到城市层面的设计中来,把设计作为规划的良性补充,从而营造富有更多可能性的美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