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见伟 影子中的影子

予光问影

——郑见伟先生的“罔两”哲学
“当我们关注影子的时候,它往往比实体更为重要”—郑见伟
CBC建筑艺术馆《Objekt境》名师讲堂-郑见伟——影子中的影子
郑见伟先生在演讲中
1月9日,中国首位IES国际照明奖夜景设计世界最高奖获得者郑见伟先生莅临OBJEKT•境名师讲堂,为观众带来了《影子中的影子》主题演讲。在讲堂上,郑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照明设计理念并与台下同仁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互动。
“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欤?”
所谓如影随形,影子是否如《庄子》中罔两所诘问那样,只能处于从属地位而不可越雷池半步呢?
对此,郑先生的解读是:在操作层面上,通过设计师的雕琢,影子同样可以作为焦点呈现在艺术作品中。影子之间的交流,也就是多重阴影的重叠是郑先生常用的表现手法。在蔡国强艺术馆,他借此制造了物体凭空漂浮的观感。在上海兰会所,他更因之营造了某种超现实的、亦真亦假的室内氛围。
黑夜是都市的面纱,是地球的影子。凭借人造光源,我们战胜了本能的恐惧,但更可以换个角度,自然而然地享受它所带来的静谧及安详。从皮影戏到电影,影子为人类贡献良多,甚至能够记载时间的痕迹—在日晷的流转中,今天化为往昔,往昔走向亘古。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问答环节
问答环节
《Objekt 境》编辑总监汪汝徽女士主持了本次讲座
《Objekt 境》编辑总监汪汝徽女士主持了本次讲座
APEC灯光红毯的铺就是其代表之作之一。该项目以不到总预算千分之五的投入为峰会打上烫金的标识,其效果可谓惊艳。从灯具隐藏、光源的位置到仪式感与动态化的建立,皆臻于完美。但不可忽视的是,它的魅力更在于制造了一个影子—一个纯净的、富有海洋气息的影子。
事实上,影子与实体主从属关系的转化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随着设计行业的优化,以往通常扮演“影子”角色的设计师在独立性上将得到增强,从而逐渐走出幕后。
用光影传达东方美学的特点是郑先生创作原则的重要组成元素。有趣的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与西方相比,影子大多没有得到具体的表达。郑先生在这里以唐寅的画作及明紫禁城奉天殿的建筑方法为例,提出是强调主观体验的艺术理念促成了上述现象,由此产生的画面则自有独到之处。因此,较之欧美照明理论中的“强度”概念,他更倾向于使用靠肉眼推敲的“亮度”作为照明单位。前者有利于相关的数学运算,却可能流于形而上学。后者需以经验积累作为基础,但有助于形成人性化的视觉效果。一个明显的佐证是:天安门地段整体区域用光强度较高,以致虽然重点建筑天安门亮度极高,但整体给人的感觉却不甚突出。奥运中心区很好地控制了主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亮度比,使在整体亮度低于天安门广场亮度的情况下,主体建筑仍能在夜空中熠熠生辉,成为休闲活动的好去处。因此郑先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增强市民对公共性、标志性建筑的主人意识。
在新近的、位于巴米扬市的博物馆项目中,郑先生把意境的塑造推向了新的高度。除某些必要的照明外,参观者需借助手中的灯笼寻找心仪的展品。在整体氛围的编织上,微妙的灯光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中西方艺术风格并非南辕北辙。PHILIPPE STACK先生在设计北京兰会所时便采用了极为写意的内饰方案,而郑先生则赋予了整体必要的理性与秩序,显得更为“西方”。 正像他所说的那样,“注重主观体验的不仅有唐伯虎的画,还有乔布斯的手机”。
在兼顾效益性的同时,郑先生更重点阐述了“科技”的重要性。“灯具源于设计,也源于研发”。为配合鸟巢场馆的整体风格,他与跨界设计团队制作了“光的造型—翔”系列灯具。通过数量众多的折面,该设备可根据太阳的不同位置反射出深浅相异的光泽。这一原创作品为解决露天灯具在白昼时的尴尬处境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案例。科技连同文化和艺术,正是郑先生设计工作的三个支点。水立方的灯光表演便完整地表现了上述思路。光影的绚丽夺目、变幻莫测是艺术表现技法上精益求精的结果。通过新媒体收集市民的意向是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技术的更新,而汲取《易经》中的哲学思辨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实践。此处郑先生用影子叠加所产生的交集直观地表述了三者的关系—和LOUIS VUTTON的光学幕墙类似,这是对影子功能性的有力印证。
灯光和建筑如光影相生,不可分离。建筑是灯光的支撑者,灯光是建筑的映衬者。在瞬息万变的光影的变幻中,建筑的性格和张力将得到的呈现。著名建筑设计师李兴刚先生更提出了在空间划分等室内事务中灯光的潜力。他和郑先生在灯光与建筑关系上有着相似的观点,这在唐山“第三空间”项目中有所体现。
著名建筑设计师李兴刚先生在讨论环节中
著名建筑设计师李兴刚先生在讨论环节中
《Objekt 境》编辑总编汪汝徽女士为郑见伟先生颁发CBC Member
《Objekt 境》编辑总编汪汝徽女士为郑见伟先生颁发CBC Member
光明与黑暗,灯光与建筑,设计师同业主,种种看似不可动摇的“主从关系”皆可被置换。这就是郑先生的“罔两”哲学。也正是基于这种流动性的思辨,《影子中的影子》主题演讲如余音绕梁般一般,久久萦绕在现场观众的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