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建筑师"香港建筑研讨会

"城市•建筑•建筑师"香港建筑研讨会

2012年11月17日,"城市•建筑•建筑师"香港建筑研讨会如期在香港大学举行。

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东方精神与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下, 特别是21世纪的今天,正焕发着独特的魅力。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香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着新的建设。我们可以看到国际化、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在香港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从中银大厦、汇丰银行到国际金融中心,在香港有限的面积上高层建筑创造了一个个人工奇迹。香港城市的高密度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面对城市密集化的发展趋势,香港在改善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交通方面都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作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香港建筑师一直都在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着可持续的发展。香港作为一个开放与包容性很强的城市,丰富多元的文化形成了其城市和建筑的独特风格。香港建筑师在城市人文环境设计上的主张是怎样的?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如何营造城市环境,使市民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身份认同感,香港建筑师在对公众生活的关注,公共空间的营造作出了哪方面的努力?香港建筑师是否可以将在本地的设计经验和智慧,以积极的方式带入大陆的建筑实践当中?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全面真实报道香港建筑的愿望,《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2012年走进香港,邀请香港大学助理教授高岩作为活动组织者和主持人,组织了小型的学术研讨会,并计划将香港建筑师和知名学者的讨论过程收录进入2013年香港建筑专辑当中。研讨会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香港现代建筑的地域性"由香港大学建筑系主任王维仁主持,第二部分"香港建筑的国际性"由升建筑创办人、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李亮聪主持,第三部分"香港建筑师在大陆的实践"由香港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杜鹃主持。

围绕着香港现代建筑的地域性这一话题。香港建筑师严迅奇有力地说明香港建筑的特征在于城市性。他将自己对城市的不同理解注入到在不同的项目中,香港CITI BANK是建筑回应城市中的不同方向,LHT Tower是用建筑为城市注入能量, HKSAR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是带有极强公共性的城市大门。在这里,既有像严迅奇这样的建筑师用极大热情以宏观的视角塑造城市,也有一些建筑师从细致的人文关怀的角度去保留和激活香港特定城市的情节与记忆,在建筑设计中用公众参与的方式,将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META4的黄德明在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等项目中做了这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高度密集的城市空间也造成了香港建筑师对于开放自由的公共空间的强烈渴望。郑炳鸿希望保留自然与人的互动关系,在香港特有的天、地、与水之间创造建筑。冯永基用景观建筑和街道家具,在密集的城市空间中"留白",创造生动活泼的公共空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顾大庆认为目前香港现代建筑面临传统丧失的问题。他认为建立在使用、结构和文脉上的香港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应当不假思索地破坏。另外他认为目前建筑教育存在问题,没有强调形式、功能和结构等各种知识的接合,学生们只关注设计概念和完成表现。

在香港建筑的国际性这一组的讨论中,来自各国际知名事务所的建筑师用很多项目说明香港高楼大厦背后的故事。由于具有国际性的视野与实践经验,建筑师对香港的城市空间有特别的理解与构想。Foster+Partners的吴伟滔讲了当下进行中的西九龙的项目,有意不做象征性建筑,保留原有西九龙的城市肌理的基础上,研究街道两侧商标距离,上下层空间的使用,环境以及可持续能源,在于相邻社区的连通性上做充分的研究。来自KPF的郑逸雅则说明KPF的项目中,保持建筑在不同地区的文化性的重要。他认为在中国做高层建筑,要尝试不同的Programme,建筑应当保持沟通人类的特性,用将人们的体验融入设计当中。Aedas的韦业启则用Al Bahar Tower项目讲解气候炎热的Dubai, 建筑的表皮遮阳方式可以根据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变化,以及Aedas在不同国家根据文化气候的不同做的不同实践。来自RAD事务所的Aaron Tan 陈喜汉希望做真正的香港建筑,他努力将不同的社会功能整合到城市当中,将香港的Interconnection运用到不同国家的项目中,设计实践跨越香港、韩国和新加坡。

在香港建筑师在大陆的实践的讨论中,来自南沙原创的建筑师刘珩以模糊的边界为题讲解了自己一系列介于城市与建筑之间的建筑实践,她认为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有很大的空间并与政府和开发商配合积极做了很多实践。在南沙科学馆中她尝试将临时建筑与永久性建筑结合,模糊艺术与建筑的边界。林伟而介绍了他在大陆很短时间内完成的项目。在广州城市印迹项目中,他保留了80年代的城市记忆,从原来的工业建筑中,衍生出新的结构,用轻型的结构多彩的玻璃等,产生旧建筑的映像,从而连接城市的过去与未来。阮文韬回顾了现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重要的年代,并提出问题在当下这个数字化的IPHONE时代,建筑师应当做些什么? 1987年成立的建筑网站archinet使得人人都能成为建筑师,然而现在作为职业建筑师就有文化引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职责,他认为建筑应当有强烈的社会性。在最后热烈的讨论中,建筑师就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应当做什么和怎样做,如何保证质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香港建筑的国际性

香港建筑师在大陆的实践

香港现代建筑的本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