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住宅研讨会——HOUSE VISION IN CHINA"

"未来住宅研讨会——HOUSE VISION IN CHINA"

中国·上海



2012年7月21日,由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日本House Vision研究中心、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未来住宅研讨会——中国•上海"在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M8会议室)成功举行。出席本届研讨会的中日知名住宅建筑专家,以各自独特的文化、生活背景为基础,交流和构想适合本土住宅的未来愿景。


针对HOUSE VISION项目,日本已举办了10次研讨会,2011年10月召开"东京发表会"。通过研讨,各方人士沟通思想、相互激发灵感,定将构思出一幅不同凡响的展会蓝图。不仅如此,目前这项活动的影响面已经开始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同时吸引着更多智者的目光。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从能源到物流,从未来的环境家电到机器人产业,从便利店到生活杂货,HOUSE VISION与各界人士共同携手,用更宽广的视角,构想都市的未来。


本着关注未来中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促进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中日住宅领域政府、业主、专家的沟通与了解,力求对广大建筑师在今后的住宅建筑实践中有切实帮助的初衷,《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彭礼孝开启学术研讨会的序幕。



图1为:《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 彭礼孝


在随后的主题案例分析环节中,与会嘉宾各自针对"户型与商品开发的链接点"、"住宅建筑设计如何满足全新的居住需求"以及"何为都市居住新常识"三个主题引发辩论。


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龚俊根据事务所一直以来紧密结合市场对于住宅方面从城市规划、社区服务性功能、多元化住宅选择、共享空间体验、空间管理以及新型交通模式等角度的研究指出,建筑师可站在地产开发以外的方面重新审视适应当今住宅新局面。除此之外,针对微型住宅的研究中关于初期的任务解读与客户商谈、研究中期的寻找与发现机会以及实践之后的解决问题以达到生产结合进行解释说明。并在探讨中强调应该根治于本土文化、对客户的理解也应做到人性化以及与政府等多方配合时应该保有一定的创新实践性等。



图2为:上海霍普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龚俊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副院长、方体空间主持建筑师王昀着重解释本次研讨会的背景与目的,提出"目前的住宅尺度是否真正符合现今的生活方式"的辩题,反思建筑师在进行住宅设计时与住户的互动关系的充分与否直接决定住宅的形式与住户行为方式的契合程度。并就日本住宅发展到今天不断改善住宅开间尺寸并形成的一套"住宅计画学"进行初步的阐述,提倡建筑师应该切实探讨当今住宅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图3为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副院长、方体空间主持建筑师王昀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昆深入解读中国及其他典型地区的住宅形态的演变,并着重解释了紧凑型住宅的界定。并重新定义"家"的概念,认为"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图4为: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昆


日本House Vision 执行委员会委员土谷贞雄就自身所处的无印良品公司所做的咨询工作开展介绍,针对无印良品现今开展的引发大众思考的住宅形式作简要阐述,同时将House Vision委员会在中国所做的住宅调查结果一一呈现,尤其包括细节处的设计现状等。



图5为:日本House Vision 执行委员会委员土谷贞雄


日本住宅设计资深建筑家,DSA住宅环境研究室创始人染谷正弘则对于"集住体"进行举例说明。并对于中国式住宅的氛围、优先考虑生活变化或是住宅设计、住宅带来的社区建设、生活方式的品质等等辩题开展调查结果的说明。同时,简要阐述日本住宅的空间特点,也即日式住宅空间是有柱子与树的文化组成,在此基础之上,染谷正弘认为设计分为两种,一种为链接人与人的硬性设计,另一种则为能促进集住体中人们交流的软性设计。最后以实例佐证。



图6为:日本住宅设计资深建筑家,DSA住宅环境研究室创始人染谷正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际住宅工业化委员会委员周静敏则切实将目光集中在中小户型、尺度标准、住宅工业化等实践性的研究上,并将最初对于日本住宅的研究调查具体的进行呈现,并且深入介绍了"建筑计画学"来源于户型设计研究,并辅以心理学的导向,站在统计学的角度去做研究,可被归纳到艺术,也可被归纳到设计行业的一种学术综合体。并就目前中国众多住宅的实例所整理出的图集进行介绍,并引发现场的激烈讨论。



图7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际住宅工业化委员会委员周静敏


绿地集团苏南事业部总监宋涛涛则表示,住宅方向要更为绿色,更为倾向于地毯建筑的发展,并坚持,绿色环保是绿地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再者就是住宅设计的产业化,但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要同时保证品质以及效率。副总监沈明磊指出应该更为关注目前的竞争市场中缺少的是出在后方的物业,因此相对于"硬性设计","软性设计"也即人文化的关怀更显重要和发展潜力。



图8为:绿地集团苏南事业部总监宋涛涛


绿地苏南区技术副总监沈明磊则提出如绿地的一些公司来说,所谓前端缺少的是不多,但后端物业、品牌方面会有缺失。也就是说关注点放在基本物质生活、房型,而忽视居住在屋子之外的健康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对精神层面的注重也是品牌建立的主要环节。



图9为:绿地集团苏南区技术副总监沈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