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K11概念方案

早在2011年,K11就曾委托Crossboundaries基于"体验式商业"这个当年十分新锐、如今正在成为趋势的理念,设计北京K11的概念方案,研究如何将"艺术·人文·自然"三大品牌重心,有机结合到一个商业空间里。

经过数月的设计实践,我们有机会深入推敲了"体验式商业"项目中,空间形式与业态格局结合的创新手法。由于工作仅限于前期概念阶段,尚未涉及立面、平面等细节,在此我们仅分享一些阶段性成果及心得体会。

建筑外景渲染图©Crossboundaries

建筑外观夜景渲染图©Crossboundaries

给崇文一点想象 OLD COMMERCIAL AREA UPGRADING

2018年10月,北京老牌商圈崇文门,迎来了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MVRDV设计的商业综合体"摩方M-cube"。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崇文门板块发展起步以来,在新世界百货、国瑞购物中心和搜秀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多年后,首次有商业新军的加入。

崇文门商圈最大的特征,是坐拥周边众多高密度的居民社区。在提供稳定客流的同时,它们也限定了该商圈偏向本地中端消费的定位。而"摩方"宣称要"打造崇文门商圈首个全时尚潮流地标",或将推动此片区的潮流化转型。

无独有偶。在推动崇文商圈升级的进程中,与新世界百货同属香港新世界集团的高端零售新生代K11也早在此地布局,力争为这个传统商圈带来充满想象力的改变。现在"北京K11"的庐山真面目虽然尚未揭晓,但招商工作已在官网启动。

借力地性SPACIAL & CULTURAL LOCALIZATION

在北京老城区植入时尚零售业,听起来本就颇具反差;在城市规划层面,也要面对更严苛的约束。K11的场地位于崇文门外大街与广渠门内大街交叉口的东北角,临近整个崇文商圈的南缘,探入老北京南城腹地,与天坛隔街相望。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要求,建筑高度须控制在45米内,并要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Crossboundaries

为使这栋现代高层建筑更好地融入老城街区、化解割裂感,我们通过一些手法,将其处理为一处"垂直城市景观"(lifted urban landscape),自下而上梳理出空间的三个层次,以满足K11"根植与再造当地文化环境"的核心诉求。

©Crossboundaries

手法一:坡面扎根街区 ,接壤社会

©Crossboundaries

我们在建筑与街区连缀的低层区域,抬升起大片缓坡,一直延展至楼体对侧的二楼高度,使整栋建筑就像从本地"长出"的一样。人们无需进入建筑内部,就可沿这条露天斜坡,直接上达尽头的公共观景平台。

这样一来,街道生活同往来人流就被自然而然引导至建筑近前。斜坡传递出开放、邀请的姿态,模糊了项目同社区间的分隔界线,丰富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互动。

手法二: "四合院天井"变奏

©Crossboundaries

在斜坡上方、向下微倾的高层结构正中,我们打开了一个两端贯通的通廊,仿照老北京四合院中央的天井,使更多自然光能通过它洒向入口广场,也化解了上方建筑体量过大带来的压迫感。而在建筑内部,这处通廊的底部也是一个可供访客俯瞰街面的室内观景平台,与下方街道及广场上的公共生活形成近距离的内外对视。

天井观景台 ©Crossboundaries

手法三:周边景观构建文化语境

©Crossboundaries

在更大范围内,我们用"借景"手法强化了项目自身同周边主要城市文化地标的关联:直线距离仅1.25公里之外的天坛祈年殿,成为"天人合一"主题的楼顶平台的核心景观;而一座新近经考证确认的曹雪芹早期故居,更同项目近在咫尺,二楼的观景平台就是俯瞰故居全貌的绝佳地点。

我们试图通过有针对性的观景设施布局,创造新的公共文化事件。当公众逐渐开始自发地去体验、观景,项目也就成功置身于本地文化生活的语境中了。

体验式商业2.0:"情境"的再造

BUILDING SCENARIOS OUT OF PROGRAMS

当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设计所谓"地标建筑",更要基于K11的品牌核心价值,使艺术、人文和亲近自然的体验,与消费产生极为密切的互动。这是K11有别于其他商业空间的突出特征。

经同甲方经营团队反复研究,我们确定了空间"杂合"的概念方案,在内部空间形态和业态布局上,都迥异于传统商业中心:

"杂合"/hybridization ©Crossboundaries

首先,在功能类型上,艺术、文化类"非零售空间"占比显著。在2万多平米的总建筑面积中,我们将一多半面积分配给了展览空间、演艺中心、驻场艺术家工作室、录音棚、图书馆、报告厅、黑光小剧场和露天阶梯剧场等——其中既包括营利的、也包含大量公共性空间;还布置了丰富的室内景观、垂直绿化、露台种植和空中花园,将绿色贯穿访客的参观路径;而购物、餐饮等传统功能的空间占比仅占三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