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设计的十二条认知及其实践》新书发布
?《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设计的十二条认知及其实践》新书发布
暨城市设计学术研讨会简讯
2017年3月11日,由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文化传播中心协办,《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设计的十二条认知及其实践》新书发布暨城市设计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建筑设计院二号楼一层阳光大厅举办。此次学术研讨活动借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杨一帆主任新书发布的契机,汇聚国内知名规划和建筑设计专家,聚焦城市设计,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心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致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院长致辞
清华大学吴唯佳教授致辞
中国建筑设计院宋源总经理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依次致辞
会议伊始,由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会长唐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院长、清华大学吴唯佳教授、中国建筑设计院宋源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依次致辞,对杨一帆主任的新书出版表示祝贺,并对当前城市设计发展状况和趋势发表了独到见解。稍后由《为城市而设计——城市设计的十二条认知及其实践》作者杨一帆对新书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
随后进行了三个议题研讨:
议题一:城市设计的"本土性"——在回顾我国近年城市设计实践基础上探讨中国特色城市设计之路的研究重点。由杨一帆主任主持,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袁牧副院长、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施卫良院长、北京大学吕斌教授和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依次对城市设计的"本土性"发表了见解,认为城市设计本身就应是本土的,发掘"本土性"应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体现民族自信,抓住场所精神和情感价值,应从城市基因中去发掘,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找到本土方法等很多。这可能是当下城市设计面临的重要挑战。
议题一研讨现场
议题二:何为"城市之美"——议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观。由天津大学袁大昌教授主持,思朴国际李凤禹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院长、中国建筑设计院汪恒总建筑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邓东所长、清华大学边兰春教授依次发言,认为城市设计价值观的问题,应回到一个更朴素的问题——何为城市之美?审美不能只停留在物上,真正的"城市之美"美在它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才是我们的追求,应对真善美各方面有一个综合的考虑,要同时考虑空间和时间问题,物的美易逝,情的美或价值观之美长存,并提出除了讨论价值观外,方法论也很重要。
议题二研讨现场
议题三:城市设计师应准备哪些"拐杖"?——议城市设计的核心领域与相关知识。该议题由东南大学阳建强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吴唯佳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朱子瑜副总规划师、发改委小城镇中心规划院沈迟院长、中国建筑设计院书记兼董事长文兵对城市设计的核心领域及相关知识做出了讨论。专家们指出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城市公共部分的设计,但也包括非公共空间领域的设计,分别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城市设计应考虑土地价值实现的过程,城市设计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公共政策,所以更多时候应把城市设计看作是共识的一种形成的过程,是包括工程设计、建筑设计在内的一种游戏规则的制定,类似契约。因此,责任心很重要,学校常常重视城市设计技能的培养,也应同样重视价值观的培养。文兵董事长提出:系统的思维、历史思维、人本思维、本土思维。杨保军院长也即兴加入讨论,以七言绝句与城市设计做比,提出在规则之下"美"的创作问题,强调城市设计需要科学性、感性和人文情怀,规划更偏于理性,建筑更强于感性,城市设计需要规划、建筑等不同专业的参与。
议题三研讨现场
最后,中国建筑设计院书记兼董事长文兵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对城市设计的研讨、交流和合作,并以"学、思、行、思、言"勉励青年城市设计师和相关从业者不断进取。
杨一帆与签到嘉宾合影留念
会议签到处
会后嘉宾和与会者合影留念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