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花绽放处邂逅最美的乡村 | 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方案抢先看

在李花绽放处邂逅最美的乡村 | 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方案抢先看 "结合自然的设计——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于8月12日在四川省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规划区龙洞村盛大开幕。22所国内外知名建筑院校,以"结合自然的设计"为题,共同探讨"设计激活乡村"的方法;22座院落,在李花盛开的山谷深处静待蜕变。 此次大赛的22家农户分散在龙洞村的200余家农户之中,力求通过以点带面的针灸式方法,由知名设计师率知名高校团队探究帮扶农户脱贫攻坚、产业致富。让农户逐步带动农户,进行自发的乡村美学和乡村生活方式的提升。也将以此激发健康谷发展活力,夯实底部基础,起到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支持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全面建设成为"产、城、景、人"和谐共融的美丽中国示范区。 清华大学:《知物筑》

©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带队老师:朱宁 设计导师:宋晔皓 参赛学生:葛思航、金碧如、郭倩、陈泓宇、于乐宁、代福博、张瑞珈、寸兴然 知物筑只务竹之吾住。土坯房借由木屋架重新定义了居于山间的尺度,台阶与楼梯穿梭在室内室外,如墨笔一捺般串联起不同水平面的景观。 同济大学:《径·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带队老师:陈镌、孔锐 参赛学生:黄舒弈、鲁昊霏、楼庄杰、明磊、沈若玙、姚冠杰、朱冰洁、张家洋 设计通过新奇感的营造来产生愉悦的乡村居住体验,希望为使用者创造独一无二的记忆。身处场地与建筑中,使用者在不同高度与周围的乡村环境发生多重互动,所得到的体验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典型乡村。设计提供了体验乡村的奇特而非日常的视角,而愉悦就从这种探索中产生了。 东南大学:《北南鸽舍》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朱渊、夏兵、王正 参赛学生:谢冰、吴余馨、王文涵、魏小糠、吕佳瑞、徐文博、张开开、陈方晓、刘天宇 从主人的爱好"养信鸽"切入,保留原有的夯土和菜地,创造了带有乡村意味的现代生活空间,营造了人与老房子,人与鸽,和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互动,并通过特定的乡村场景,唤醒人们对乡村的情感记忆。 天津大学:《花舍影苑》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汪江华 胡一可 设计导师:王振飞 参赛学生:甄靓、孙亚奇、曹柏青、刘圆圆、杨绍鑫、张敏、张曦元、周婕 花舍影苑独坐于龙洞村半坡上,一池碧水,一条小径,一个院落;田垄相接,群树掩映。于静谧之间,我们在这里相遇。 民宿,花舍,影院。方案以打破重组的方式转化传统民居的消极空间,并将植物有机地介入,形成一处自带"植物条形码"的有趣场所。 华南理工大学:《自做家》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熊璐 设计导师:孙一民、钟冠球、冷天翔 参赛学生:张文豪、赵浩嘉、薛加伟、张慧丰、陈雄飞、卢镛汀、徐嘉迅、宣旻君、刘可欣、伍沛璇、陈健聪、胡蝶 定是自做,方成居所。当居住者的设计与作为宿处的场所发生关联,这个场所便成为居所;当这种关联日复一日地积累,某日再不可撤销时,居所便成为了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轩轩的梦想改造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薛名辉、董宇 设计导师:唐康硕、杨洋 参赛学生:张杰、国珂宁、谢莹粲、陈泽隆、王继瑞、高欣婷、姜冰川、林子轩、沈一帆、张君瑞 一方小院藏不住的是,太爷爷太奶奶茉莉花茶的幽香,爷爷奶奶麻将的清脆声响,爸爸妈妈梦中的星空蝉鸣和涵涵日记本里孕育的小小梦想。夯土与红砖相配,竹棚与青石相映,碧水与古木相依,热闹与静谧中记下了四代人的回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间茶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崔陇鹏、吴瑞 参赛学生:邢闯、吕育慧、孔锦权、赵浩然、唐夏旭、李鑫漪、孙鸽、陈泊桥、何少博、李瑾睿 红色与黄色交织的乡土,是居民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将夯土与钢铁相结合,营造乡村建筑新风貌。 米兰理工-天津大学联合团队:《浮所》 ©米兰理工-天津大学联合团队 带队老师:汪江华、刘九菊(大连理工大学)、胡一可 设计导师:赵春水 参赛学生:Sara Rinicella、Martina Atanasovska 、Dusana Sakotic、曲家莹、谢靖嵘、余思苇、杨鹏立、叶剑兴 我们想要保留石头平台,以和原有场地发生关系;同时,通过当地材料和屋顶花园的使用,使建筑亲近并融入环境之中。 西交利物浦大学:《四世同堂》 ©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筑系 带队老师:冯国安 设计导师:杨楠及其团队 参赛学生:吕佳恒、汪阳、黄文逸、白雅婷、何蕙伶、但欣芮、崔佳琪、王沁琳、张馨艺、肖文菁 四世同堂,解释为四间屋,共厅堂。原有的各间独立的合院在新的半开放的廊道和客厅的组合关系下,让家人们的衣食住互相有视觉和动线上的联系,整个家是既开放又独立,既分割又联系紧密。 中央美术学院:《阖竹轩》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周宇舫 参赛学生:于磊、康雪、张安翔、郭鹏、黄畅、王小龙、蔡忱 原李代友宅,面积约300㎡,平面格局完整,组成的院落功能满足基本功能的排布。此次设计加入民宿功能,在功能提升和院落层次、意境提升的理念下,增加二层设计,扩大房间数量和质量;宅北池塘竹影、尺度怡人,可作为此宅院落良好的景观延伸。为引入院外美景,故院墙做亭,墙体拼以花砖,通而不透。院内赏竹影、竹声,院外闻茶盏,茶香。 湖南大学:《咫尺 · "院"方》
©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宋明星、何敏 设计导师:魏春雨 参赛学生:黎啸、张磊、侯雨鸽、苏俊波、杨潇、杨忞、李双双、刘桐、李矗、匡蓬勃、文韩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下有池,池中见山。" "寻"、"屏"、"叙"、"窥"、"续",湖南大学以五种不同性格的院子描绘出一幅诗意的山居五式图,让你在咫尺邂逅远方。 华中科技大学:《三味》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带队老师:刘晖 设计导师:李保峰、谭刚毅、张剑、苏原 参赛学生:孔德博、何雨萱、陈恩强、蒋琬瑜、叶家兴、穆黄轩、赵子文、刘玮楠、晏鹏飞、李爽益 以"食"为核心,通过回归乡村美食与其特有的饮食文化,来打造适宜亲子,促进自然关系的环境。现在的孩子大多不了解农村土灶、各类农作物,对于未知抱着极强的好奇心。而对于父母则是童年的回忆。通过自给自足的采摘、生火、做饭过程让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一起活动。食味,乡味,人情味,名之"三味"。 厦门大学:《食在 · 不可居——王晓斌家改造》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带队老师:林育欣、周卫东 设计导师:王绍森 参赛学生:李焱龙、黄文锦、黄竞雄、徐欣雨、钟凤霄、蔡子宸、骆国琛、汪瑜娇、孟祥成、林少墩、姜明池、尚小钰、牟一帆、李青莹、蔡婉芳 青山黛云披,李园共竹栖。本设计贯彻"绿色材料、绿色生活、绿色环境"的"三个绿色"理念,力求用最少的钱,动最少的工对原建筑最小程度的破坏和乡土材料最大程度的利用,营造出最有人气、最有味道的乡村空间,打造宜人可居的"不可居"。 西南交通大学:《渔书苑》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带队老师:曹勇 设计导师: 刘艺、杨鹏飞 参赛学生:王浩、刘通、陈梅一、陈强、马宝裕、徐志逸、霍雨佳、李思潮、段一、罗美玲 将外向型的民宿、垂钓俱乐部与内向型的乡村书舍、"乡村客厅"融合一体,成为一处以节假日乡村民宿为基础,以垂钓爱好者周末垂钓休息、聚会为特色,同时兼具乡村内部图书室等多重功能的乡村生活休闲服务场所。取名为"渔书苑",亦静亦动,亦俗亦雅,亦商亦文。 沈阳建筑大学:《竹境 · 星空 · 乡愁》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带队老师:李勇、赵伟峰、付瑶、孙洪涛 设计导师:朱玲、钟兆康 参赛学生:高智慧、李天、晋昊锋、杨阳、郞佳霖、张嘉辉、徐培杰、杨林、李沛隆 青山脚下,李花深处,"星月里"掩映在竹林中。穿越石板小径,竹屋在竹林中若隐若现;午后,昏黄的阳光撒下,斑驳的夯土墙与穿过屋顶淡黄色的阳光相映成趣 。入夜,平躺在老屋榻上,透过屋顶的窗与繁星相望,心中,却有难以割舍的乡愁。 吉林建筑大学:《茶书園》
©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带队老师:王科奇、金日学 设计导师:石铁军 参赛学生:郑联贵、姜昆、徐荣升、梅玫、于淼、周琪、杨京霖、雪松、于帅、赵鹤阳 项目以四处庭院,将正房与厢房衔接,运用加法增加书屋、茶廊,让书与茶的主题融入建筑。创一方庭院,品一杯香茗,读一本闲书,悠然于此。 大连理工大学:《伴山居》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带队老师:刘九菊 设计导师:崔岩、赵涛 参赛学生:刘瑶佳、黄佳翎、代小梅、年伟杰、冯嘉伦、刘青寅、车珂鑫、吕依涵 伴山居的设计体现了我们对新时期绿色建筑的认识。通过追求更多的开放空间,更原汁原味的当地特色以及更宽阔的视野,我们试图给居住者与自然更深的融入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与建筑的真正和谐。 内蒙古工业大学:《岸山》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王崴、李冰峰 设计导师:张鹏举 参赛学生:李登钰、刘靖寰、杨景博、马永东、罗佳琦、刘昕昱、魏炜、石凯、凌卉 岸,相对于塘水,其为院落,是一种场所。山,相对于屋子,其为背景,亦是一种场所。"善待"房屋原有的体块,"修补"再造房子的形体,顺旧有空间寻"新"的功能。当地的,自然的,亲切的。看到,触摸到,体会到——然后诗意的栖居。 昆明理工大学:《有间屋》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带队老师:刘肇宁、马杰 设计导师:翟辉、柏文峰、麦一宾 参赛学生:谭雅秋、许扬帆、童芦平、刘翔、张莹颖、叶津岑、赵飞虎、陈仁全、杨艳芬 通过在自然和人居之间加入一个丰富的夹层,从"无间"走向"有间",用"有间"消弭"边界"。用"有间屋"达成人自然和人居的新平衡。 合肥工业大学:《竹隐》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带队老师:潘榕 设计导师:张应鹏 参赛学生:徐帆、张航睿、钱佳、蔡亦青、于海洋、童晓泉、刘映瞳、董璐瑶、朱安然、樊泽坤、郑赟
整座民宿以竹隐餐厅作为核心空间,钢构餐厅隐于起伏的竹子格栅之中,朝向水塘的西侧为开放空间,居高布置观景平台,游客坐看晚霞尽染山色,体悟静心禅意,呼吸乡间独有气息的同时收获一段惬意的慢时光。 河北工业大学:《花云间 · 往宅》 ©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带队老师:李德新、任登军 设计导师:郭卫兵、张东光 参赛学生:高康、王银星、马增圆、韩兆雄、王安策、安欣然、崔宇茉、王佳欣、翟佳威、郭子萱 一所往宅,叙说着往事如烟。从山里走出的人,是老宅的眼睛,散落各处,尝遍甜苦。他们都记得呢,在繁花白云间有间老宅,是那个故事,开始的地方。通过新异构体与旧夯土墙的碰撞,重塑院落禅意,令游人玩味美景的同时,唤起对宗族的追忆。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曾栖处》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带队老师:王映泉、赵世广、申勇义 设计导师:吴明军、钟建 参赛学生:成蓉、陈思琪、徐芊、熊丹、母群莉、王家君、张鸿翔、丁华昕、曾义浩、吴鑫 乡土浓郁的夯土、木构、小青瓦,双坡屋面、大露台,为你的乡愁打造了一处栖息地。忆到曾栖处,开门对数峰。望山生活,由此开启。 2017国际高校建造大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德阳市人民政府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CBC建筑中心 承办单位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管理委员会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协办媒体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 参赛高校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米兰理工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规划面积466平方公里,从"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城市总体定位出发,以生态和健康产业为主导,力图打造宜居、低碳、高效的生活生产空间。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位于"古蜀之源、重装之都"-德阳市,属于四川最发达的成德绵经济带核心区域。毗邻德阳中心城区,对外交通便捷,距离成都市区、绵阳市区仅1小时车程,与全市各县(市区)之间形成了半小时经济圈。 生态良好,人文独特。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交汇处,拥有众多秀美自然景观,正在规划建设五大湖区森林公园、千里水系绿道、万顷花海湿地等生态景观,必将成为九寨沟-大熊猫生态旅游环线上的璀璨明珠。规划范围内儒家文化氛围浓郁,三国遗踪遍布境内,宗教文化传承久远。 规划引领,创新超越。围绕"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城市总体定位,规划编制中全面融入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生产空间低碳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产、城、景、人"和谐共融的美丽中国示范区。 机遇众多,潜力无限。德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建设健康谷,将从财政金融、土地保障、产业扶持、队伍建设等全方面给予支持,多层面、全方位优势政策的叠加,将不断激发健康谷发展潜能。 德阳锦绣天府国际健康谷产业园区 官方公众号